贸易摩擦升级,博弈走向双输,保持观察

发布时间 : 2018年06月21日

事件

     (1)6月15日晚间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将进口自中国的大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40亿美元金额产品(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品、橡胶制品,以及电气、车辆、船舶、航天器、光学及医疗设备等行业中的部分产品)将征收25%的进口关税,7月6日开始执行;另外涉及160亿美元产品是根据301调查针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新增的品种,这一部分仍有待听证会后再做决定。

     (2)针对美方的这一决定,6月16日凌晨,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约340亿美元商品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主要涉及农产品、汽车、水产品),对其余商品(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

    (3)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发表声明称,已要求美国贸易代表确认拟加征10%关税的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名单;并称若中国再度增加关税,美国将对其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

简评

1、对美国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会强化加息预期

中方对美国出口首批征收545项约34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水产品、汽车这三个品类上,其中汽车和农产品也是美国对中国出口排名第二第三的产品(按照2017年进口金额计算)。不过,由于340亿美元仅占到美国总出口的2.2%、GDP的0.18%,短期内对整体的直接影响微不足道。

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则可能会使得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依赖程度较高板块,如零售、产品加工外包到中国的企业受损。考虑到美国跨国公司有相当部分的利润均来自海外和中国(标普500指数2017年收入中38%来自美国以外地区),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经营环境,进而使得业绩受到一定拖累。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半导体、科技硬件、家庭个人用品、互联网、资本品、生物科技等板块(其中半导体板块海外收入占比高达84%,科技硬件和家庭个人用品板块占比也在50%以上)可能受到的影响最大。

从间接的影响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生活必需品占比较高。在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迭创新高的背景下,美国如果对征税进行扩大化至必需消费领域,则将推升美国的通胀预期和加息的概率。这将对美元资产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货币条件构成一定的压力。

2、海外冲击不断,中国政策组合刚中带柔,慎重应对

美方对中国出口首批征约340亿美元产品中,自动处理设备零部件、电气设备、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发电机、雷达等行业受影响较大,年出口规模均在10亿美元以上。从出口对美依存度看,高铁、航天器及零部件、发动机、雷达、电气设备,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均在25%以上。因此美国此次征税重点旨在打击中国制造2025。但如果征税范围再扩大化2000亿美元,则对美消费者影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手机、电脑等机电产品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短期来看,美国针对340亿美元金额的中国商品征税,对中国GDP的影响偏低(大约0.03-0.07%);而在CPI的影响方面,中国仅针对大豆等农产品的反击,对中国偏平稳的CPI构成了一定的上行压力但总体并不明显(大约0.1-0.2个百分点)。但如果美国征税扩大化,中性情况(对美出口减少50%)将影响中国GDP大约0.4个百分点。

在外部冲击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预期中国的政策组合会刚中带柔,慎重应对。这表现为:(1)在外贸政策方面,中国愿意继续花钱(贸易差额)买时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但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和咄咄逼人,中国预期会继续反击。(2)在货币政策方面,中美利差压缩至60-70bps的偏窄区间,再考虑套汇预期的波动,预计中国的公开市场利率预计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也会保持小幅度的跟随。在信用层面,以去杠杆为导向政策当前的评估依然相对良性,紧信用的负面压力可能会滞后,但政策的调整不会超前。(3)在财政政策层面,考虑到紧信用给实体经济尤其是地方政府带来了结构性的冲击,预计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会加大,并适当安排特别国债的发行。总体而言,中国的政策偏保守,对市场的影响中性偏负面。

3、市场对摩擦的升级有一定预期,但内外夹击之下A股的压力较大,短期总体谨慎,中期结构乐观

       可以看到,经过此前的数轮磋商后,中美双方依然决定互相加征关税而并非通过非关税以外的磋商手段解决。虽然端午节假日期间美股和主要海外股市并没有出现大幅动荡,说明市场对贸易摩擦的反应已有所钝化,表明经过持续的反复之后市场有一定预期。但是这是一种相对较为悲观的演进情形,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压制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不排除再度成为短期波动之源。

       对于A股而言,不仅仅外部环境逐渐变得复杂,内部的压制因素也较多,因此总体对市场总体保持谨慎:一方面由于全球信用收缩+中美贸易战升级+经济持续去房地产化,宏观上的压力加重;另一面由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国内信用违约深化+股权质押导致个股闪崩频现+CDR等抽血,微观上的基础脆弱。短期市场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中期而言,中国经济富于韧性,回旋的余地大,发展的潜力大,外部冲突未必不能转化成内部的机遇。当前,中国A股的估值合理偏低,而中美贸易冲突将是“一场低烈度的、连绵不绝的战役”,不应高估其短期影响。考虑到中国“金稳会”加大协调+A股估值总体偏低+政策的调整非常灵活,因此中期我们对市场保持结构上相对乐观的判断。建议把握景气驱动的消费升级+政策和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免责声明

1、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报表、信息,本公司不就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

2、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收益率(如有)的引用及既往业绩的表述,均不代表本公司对相关产品收益的预测及承诺。

3、本公司对于本资料中的任何预测、展望等内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资料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

4、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及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附属机构、分支机构)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5、本资料的知识产权由泰康资产所有。未经泰康资产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将本资料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任何人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泰康资产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