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遭遇调整,前高后低
回顾11月行情,市场呈前高后低的走势。经济方面,11月中采制造业PMI录得51.8%,高于市场预期,且连续16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且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税改法案,打响了全球降税的第一枪,不过市场反应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中国中期增长预期的修复,以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由于央行货币政策恪守中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86%持续上行,并在11月23日盘中一度突破4.0%。这对A股市场构成了明显冲击,股票市场承压大跌,出现了明显的获利回吐。
全月来看,上证综指下跌2.24%,沪深300下跌0.02%,中小板指下跌3.50%,创业板指下跌5.32%。行业方面,11月钢铁、煤炭表现最佳,金融次之。
市场展望:短期遭遇压制,中期谨慎乐观
短期,市场延续高位震荡的格局。基于泰康权益的MVPCT分析框架,估值面的分析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偏正面的,政策面的分析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资金面的分析显示机构仓位较高且较为集中因此偏负面,宏观面和技术面略偏负面。因此,倾向于认为市场短期缺乏明显的上行动力,延续高位震荡的格局。
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经济短期动能下行、通胀预期上行带来了滞胀预期;在估值和政策层面,宏观审慎监管之下,商行缺钱而央行中性,债券收益率迅速攀升,改变着股与债的性价比;在交易层面,机构仓位普遍较高,配置集中于金融+消费,浮盈明显。这些因素在短期都构成了市场的负面压制因素。
中长期,保持对市场的谨慎乐观。从经济上看,随着微观企业与个人活跃度的明显提升,经济有望保持较强增长动能,且随着供给侧弹性的逐步增加2018年呈前低后高的格局。从政治上看,新领导班子的确立意味着2018年也可能是强政治周期的起点,“十九大”提出新方位、新方略指引新征程,也将推升市场风险偏好。考虑到经济的稳健性、政策的灵活性明显增强,我们对中长期的市场保持谨慎乐观的判断。
考虑到中期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将持续偏好龙头和蓝筹;进一步,随着次龙头股票估值和业绩的逐渐匹配,成长黑马也逐渐进入“击球区”,值得重点关注。在行业配置方面,建议以金融为盾,科技(电子+医药)为矛展开攻防,并积极博弈周期性行业供给端收缩带来的机会。
免责声明
1、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报表、信息,本公司不就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
2、对于本资料中任何收益率(如有)的引用及既往业绩的表述,均不代表本公司对相关产品收益的预测及承诺。
3、本公司对于本资料中的任何预测、展望等内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资料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
4、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及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附属机构、分支机构)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5、本资料的知识产权由泰康资产所有。未经泰康资产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将本资料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任何人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泰康资产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