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创新、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下的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暨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IO、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EO、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段国圣受邀出席并发表“携手并进 共创辉煌”的主题演讲。
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IO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EO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
段国圣
以下为会议实录:
传统保险资产公司以管理母公司一般账户和投连账户为主,进而拓展到管理其他保险公司委托资金。这几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企业年金、基本养老基金、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主权财富管理这些领域,所管理的资金、账户、产品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三方业务增长非常迅速,比如泰康、平安、人保、太保这些企业,有个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资产已经超过50%。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一个特点和基金公司不一样,基金公司很多产品是实体化运作,比如某一款产品就是某一款产品,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一个特点,有时候有些产品是虚拟的,比如说泰康有的账户比较大,个红可能有一千亿两千多亿,我们把它分成若干个投资经理在管理,实体账户只有一个,但是多个人在管理,形成虚拟化的管理特点。
保险投资呈现另类化、国际化和创新化趋势。保险资金是负债驱动型投资,它有鲜明的资产配置特点。与公募基金不一样,公募基金是市值型投资策略。保险公司在负债刚性约束、投资市场波动加大的环境中,明显出现了另类化、国际化和创新化的趋势。这几年我们看到,保险资金另类投资从2013年16%上涨到2017年5月37%,从总量的角度讲,另类投资已经成为保险资金配置的第一大类品种。从增量的角度讲,这个比重更大。第二点是国际化。这几年保险资金为了寻求稳定的资产回报,在境外的投资基本上是成倍的增长,当然比例还是非常小。2012年末,保险行业的境外投资余额只有97亿美元,最新数据2015年末已经达到3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是100%多。另外,境外投资从公开市场向股权、夹层、不动产等另类投资拓展。第三点是创新。创新成为整个行业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受到保险机构青睐。创新品种包含有优先股、夹层基金、REITS、一些结构多样化产品,还有投资渠道的创新,比如通过RQDII投资点心债等。
由于以上趋势,我们觉得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托管业务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第一,保险资金和第三方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不同资金和产品要求不同。T+0估值的任务与日俱增,业务差异性增加。以前保险资金不需要T+0,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资管产品是T+0估值,对估值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二,现在资管产品又面临着增税时代,成为全球首个带税运营的国家,大量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工作量也会激增。第三,同时未来几年很多保险资金将会实施IFRS9,金融资产分类的数据面临着全面的梳理,估值核算规则发生较大变化。 第四,另类投资增加,结构化、复杂化提升,很多系场外投资,无法直接获取公允价值,对资产管理公司和托管机构估值能力提出挑战。
大家都知道,托管是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基础工作。所以在挑战面前,要顺应变化,我们需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管理部门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我们也需要托管银行对我们进行支持,双方形成合力,筑牢未来发展的基石。
关于运营能力的提升我们提出一些想法:第一,提升专业能力,应对财税政策变化、另类投资广泛配置,要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说实话,大家可能托管公募基金习惯了,从运营核算的角度,公募基金比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要简单的多。第二,现在大家都面临着建设智能化系统。我很难想象,未来在托管领域或者保险资管的后台体系特别是运营核算体系,如果没有自动化支持,那么很多东西很难往前走。第三,我们需要创新运维管理,包括我们的组织架构、人才配置、平台建设都要进行创新。
我也借此机会,对银行托管提一点建议。第一,希望银行托管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更加重视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范围较广,各项业务流程均涉及交互,复杂性高;但目前托管行在保险资管业务上的资源投入有限,差异也较大,所以对资管公司业务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第二,我们希望积极发挥协会自律作用,推动业务标准趋同化。目前各家银行对交互的文件的要求具有多样性,同一业务不同托管行对材料的要求可能都不同。在投资性存款等业务上,托管行和存款行的运营要求可能相互抵触,增加了投管人的协调工作和交易成本。第三,我们希望理顺银行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效率的关系。托管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总行的承接能力不足,托管行纷纷将业务下放,投管人往往需在全国各地分行办理业务,业务时效性有时难以保障。同时,部分银行出款指令依然采用线下审批模式,链条过长,有时候可能业务失败。最后,我们希望银行能关注客户需求变化,携手提升创新业务服务能力。托管行在复杂业务,特别是新业务上估值核算上有时候难以满足投管人对托管行独立核算与对账的需求。会计与税收政策的变化为保险资管机构和托管行的托管业务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在交互中促进双方能力提升。
谢谢在座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