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圣:关于推进资产管理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 : 2018年04月10日

摘要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内容是在中国资产管理领域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产管理服务的供给质量。资产管理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刚性兑付、去通道、去嵌套、降风险、补短板。供给侧改革为资产管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改革中要注重淘汰落后的资产管理产能,妥善处理银行业的资产管理是关键所在。为了实现中国从资产管理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要扎实做好资产管理业的补短板工作。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

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IO

泰康资产CEO

段国圣


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前市场对《指导意见》的内容虽有比较充分的预期,但文件公布后引起的各方讨论依然十分激烈。市场的激烈反应恰恰说明《指导意见》的影响范围之大、影响程度之深。其不仅成为资产管理领域有史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消除时弊、整治乱象,引导资产管理业正本清源,不忘初心,而且可能塑造中国资产管理监管体系的雏形,改变资产管理业的发展路径。

实质是资产管理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指导意见》的解读不绝于耳,但大同小异,在笔者看来,其核心内容就是在资产管理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与宏观经济领域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神似之处,只不过前者的目标是消除资产管理领域的诸多乱象,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后者的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化解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二者的相似之处是最终目的均为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内容上,宏观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资产管理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去刚性兑付、去通道、去嵌套、降风险、补短板五大任务。值得强调的是,降风险主要是指降低金融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而补短板主要是指监管机构补齐监管短板,资产管理机构补齐主动投资管理短板,资产管理市场补齐基本条件短板。

(一)去刚性兑付、去通道、去嵌套是解决乱象的治本之策

刚性兑付、通道化和多重嵌套是资产管理行业乱象的根源所在。目前,资产管理领域的乱象主要有刚性兑付、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期限错配、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的累积及风险的传染传递,间接要求补齐监管短板和资产管理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短板。刚性兑付一方面导致投资者关注收益忽视风险,投资收益成为竞争客户的主要卖点,引起资产管理市场的逆向选择,导致主动投资管理缺少用武之地,通道业务、监管套利广为盛行,买者自负的基本资产管理理念难以确立;另一方面也导致资金池业务和期限错配大行其道,银行表外业务供需两旺,非标市场虚假繁荣。通道化和多重嵌套则导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业务链条冗长,产品结构复杂,底层资产难以穿透,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监管难度增加,宏观调控难以执行,也放大杠杆效应、加快风险传递、加剧市场波动,并诱发通道链条上各类资管机构的道德风险,增加宏观经济风险。刚性兑付是资产管理市场的陈规陋习,银行理财尤甚,而其作为资产管理市场的资金来源方或委托方,直接助推了通道化和多重嵌套。“三去”是资产管理市场降风险的治本之策,斩草除根,刚性兑付首当其冲。

(二)降风险是资产管理业供给侧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资产管理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正如《指导意见》所指出的,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把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自然而然衍生出了资产管理业务规范的其他原则和路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其实质是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习近平同志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是降低资产管理业风险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强化功能监管,也要强化行为监管、市场准入监管,筑牢资产管理业风险防控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防线,实现实时监管,才能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化解资产管理业的风险需要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解决重点问题,抓住关键之处,如设定统一标准规则,减少监管套利和不公平竞争。同样,基于对降风险的考虑,确定了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必须采用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中国资产管理业的发展乱象不是一天形成的,其化解也需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处置风险的同时,不增加新的风险。

(三)补短板是提升资产管理供给质量的基础工程

中国的资产管理业以“近乎疯狂却又无序的方式发展和演变”,但是中国资产管理业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中国资产管理业在短期内实现了野蛮生长,也产生了前述的诸多乱象。欧美成熟资产管理市场的经验表明,基于科学监管逻辑的监管、长期导向和机构化导向的资金端以及发达的资本市场是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壮大的关键基础要素。补齐监管短板将为发展统一规范的资产管理市场奠定制度基础,也是形成公平竞争、有序发展、风险可控的市场环境的重要保障。中国资产管理规模看似庞大,但资产管理机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较弱,资产管理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资产管理需求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同时,资产管理业的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多元融资需求、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要求仍不匹配,需要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业的供给质量,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资产管理业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同样,资产管理业的发展也需要供给侧推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追求高质量增长阶段,利率市场化也即将完成,存款替代性资产管理产品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资产管理机构需要在财富传承、养老金融、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方面加快服务供给,推动中国资产管理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资产管理业供给侧改革的空间巨大

中国资产管理业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指导意见》出台合乎时宜。在中国从资产管理大国走向资产管理强国的过程中,供给侧改革为资产管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资产管理业需要供给侧改革来拓展发展空间

中国资产管理业规模巨大,且社会对此缺少充分认识。参与国内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众多,对资产管理规模的统计缺少统一的口径和权威发布机构,各类研究咨询机构和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往往根据支离破碎的数据试图估测出资产管理的规模。正是由于这种统计与发布的非权威性,导致社会对资产管理业缺少一个严谨量化的认识。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对于资产管理规模的估测结果相差悬殊,但都显示中国资产管理业的规模巨大。按照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估计[1],2016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7万亿元;剔除掉通道业务的规模也达到79万亿元。麦肯锡则认为[2],2016年末,各方金融机构累计的资管业务规模高达114万亿元。德勤咨询旗下的资产管理行业专业咨询公司Casey Quirk则采取了相对狭义的概念[3],其估计2016年末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只有2.8万亿美元,按照汇率折算不超过20万亿元。不仅咨询公司之间的测算结果存在差异,中国官方或者半官方机构发布的数据也存在显著不同。按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的统计[4],中国各类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合计达到96.7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0.7%。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2016年末,中国资管行业规模已达116.18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答记者问时提到了一些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6],按照该口径核算的资产管理规模也有102.1万亿元。该口径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一致,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7]。IMF认为[8],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84.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12.5%。从上述多个估测结果来看,中国资产管理业的规模都相当庞大。

中国资产管理业的相对规模已经表现突出。2016年末,中国的GDP为74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232.25万亿元,保险业金融机构的资产15.12万亿元,金融体系的总规模达到350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已占到金融体系规模的24.9%,相当于银行业规模的36.4%,是保险业规模的5.6倍。如此巨大的资产规模,却缺少统一规则下的监管与统计,也为兼顾补短板提供了基础。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资产管理规模占GDP的比重已经相当高。根据欧洲基金与资产管理协会(EFAMA)的数据,2016年末欧洲的资产管理规模相当于GDP的138%;2015年末,AUM/GDP这一指标在英国为320%、瑞士为242%、美国为187%、法国为174%、澳大利亚为149%、日本为90%、德国为67%,意大利为70%。根据前述官方和半官方的统计口径,中国资产管理规模相当于GDP的112.5%到157%。可见,中国资产管理规模相当于GDP的比例在全球已经在高位,与美国、英国等资产管理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虽有差距,但也显著高于德国、日本等银行系主导的资产管理机构。需要提示的是,英国、瑞士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承接了大量境外资产管理服务,美国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市场,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与这些国家的可比性较低。

中国资产管理业在短期内增速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野蛮生长。按照IMF的数据,2010年、2012年、2016年末,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分别为3、7.5、84.5万亿元,6年28倍、4年11.3倍的增速绝对是全球资产管理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上述年末资产管理规模占GDP的比例分别为7.4%、13.8%和112.5%,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分别为2.7%、4.6%、24.9%,可见资产管理业的增速远快于经济增长和金融资产的增速。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资产管理业数年之内走完其他国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道路。2006年,欧洲的AUM/GDP为100%,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曾下降至81%,历经十年才恢复到130%以上。

未来中国资产管理业的发展空间依赖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从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资产管理业的上限空间有限,也就是资产管理规模占GDP的比重提升空间不大。从增长速度上看,中国资产管理业过去数年的超常规增长速度在存款搬家基本结束和基数扩大的影响下难以为继。这意味着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同质产品、刚性兑付等手段跑马圈地时代的终结。这样,中国资产管理业最大的潜力在于优化内部结构,将大量的通道业务、嵌套业务转变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将以银行理财为主导资产管理供需的格局转变为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共同繁荣的格局。

(二)资产管理业供给侧改革中要注重去产能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部分高度同质化的领域过度供给,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资产管理机构产品数量繁多,但管理规模有限。以私募基金为例,2017年11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183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4633只,认缴规模10.9万亿元,私募基金业工作人员23.38万人。平均下来,每家管理人管理基金不超过3只,每只管理金额不超过2亿元,人均管理规模不足0.5亿元,资产管理的规模经济无法有效发挥。在公募基金行业产能过剩同样不容忽视。2016年初至今,公募基金的平均资产管理规模持续下降,且与美国基金产品的只均规模相差悬殊。同时,公募基金业的人均管理规模和司均管理规模也低于美国同业。产能过剩还表现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大量的机构和人员充斥市场,导致各类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部分可能并未开展实质性业务。2015年末欧洲4000多家资产管理公司直接雇佣约10万人,加上间接雇佣的支持资产管理业务的46万人,一共56万人,其资管规模就达到21.5万亿欧元。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国内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已经减少2146家,从业人员减少17.21万人,但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却明显提升。在严监管的环境下,部分没有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机构可能被加速淘汰,鉴于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投资管理机构众多,去产能的空间依然巨大。

(三)银行是资产管理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

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在负债来源和资产获取中具有先天优势。银行也是中国资产管理业中的最重要参与者,目前统计的半数资产管理规模与其有关,其改革的彻底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格局。以基金业协会的统计为例,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3.11万亿元;基金公司专户5.1万亿元资产中,银行委托占58.1%;基金子公司专户规模10.5万亿元,银行委托资金占6.42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规模17.31万亿元中,银行和信托通过定向资管计划委托12.68万亿元;资金信托计划规模17.46万亿元中,单一资金信托10.1万亿元。上述合计起来的规模超过55万亿元,占到中国资产管理业总规模的半壁江山,其直接或者间接与银行联系。同时在通道业务中,来自银行机构委托的业务基本上占比过半。另外,银行系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和信托公司在所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可说明银行在资产管理业中的主导地位。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中枢地位和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调整能够对市场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银行是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关键客户,其提供的资金和项目是很多以通道业务为主的资管机构的生存基础。同时,对银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处理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一方面因为其规模庞大,另一方面是市场对预期收益型产品有一定的需求。《指导意见》在银行理财业务上的实施情况将对其他资产管理行业起到示范作用,直接关系到资产管理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效。鉴于银行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主导地位,其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趋向直接关系到中国资产管理业的发展格局和竞争态势。

扎实做好资产管理业补短板工作

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也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资产管理市场,成为全球仅次于美欧的第三大资产管理市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遗憾的是,与中国出现了全球最大的银行、第二大市值的保险集团相比,中国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目前并没有诞生出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也意味着中国从资产管理大国到资产管理强国的转变任重道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资产管理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补短板,可以为中国建设资产管理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资产管理机构的规范稳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指导意见》出台前后发生的争论出发,笔者建议资产管理业补短板中重点要在下列几方面有所建树。

(一)完善资产管理业的功能监管,营造统一有序的监管环境

加强资产管理业的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对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服务实施统一监管标准,消除监管真空,减少监管套利。强化对资产管理机构的动态监管,推动资产管理机构的能力提升。对资产管理业施行穿透式监管和全流程监管,确保风险点处于可监控、可识别、可预警的范围内,加强投资者保护。向国际资产管理强国学习,建立统一标准的资产管理统计发布制度,鼓励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发布各类信息,强化社会公众对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

(二)深化对资产管理业的认知,提升资产管理业的社会影响

资产管理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不断深化对资产管理行业的认知,正确认识资产管理业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展社会融资渠道、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居民财产收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强资产管理业的研究,通过建立智库、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对资产管理业的认知,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年报、投资者教育等形式,弘扬资产管理的基本理念,提升资产管理机构的社会形象,传递正能量。

(三)推进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良性互动,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创新不断,监管政策的调整在所难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不断展开博弈。为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需要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前者要及时了解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变化,并保持自己的权威性、独立性,不被俘获;后者要及时反馈报告市场情况,并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制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形成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政策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或者意想不到的代价,也不符合政策倡导者所追求的愿景。为提高政策的科学性,降低不确定性,应该不断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鼓励公众参与。

(四)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为资产管理市场提供长期资金

中国市场目前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养老金、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在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尚小。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的投资知识,长期的投资视野,能够承担跨周期波动,可以熨平资本市场波动,且在挑选投资管理人时具有更为专业的眼光,有助于培育具有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税优养老商业保险的发展,为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提供长期资金。

(五)聚焦专业能力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机构实力

成功的资产管理机构基本上在下述五大能力中的一个或者数个上有所建树:1.阿尔法主动管理能力,在特定资产类别中具有绝对的投资优势,可以取得稳定的超额回报;2.贝塔规模经营能力,能够把握市场机会通过运营能力或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3.渠道优势,能够迅速获客并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4.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全面有效的管理风险;5.解决方案能力,通过综合实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战略在上述能力中选择一个或数个重点建设,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专业特长。综合性和多元精品资产管理机构要重视投资能力、风险管理和营销能力建设,并打造统一的研究、运营、科技、产品销售平台,形成综合竞争力。鼓励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发展专业能力,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建立多元化的资产管理竞争格局,在竞争中促发展。


[1] 波士顿咨询(BCG).《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16》(讨论稿)。

[2] 麦肯锡,在“大资管”格局中如何胜出。载于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17年(夏季刊)》

[3] Casey Quirk.《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领航者》。德勤中国网站。

[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16)》。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

[5] 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

[6]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7]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第117页。

[8] IMF,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2017年10月24日,第53页。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